怎么给孩子“正三观”?这一课不能少!
那是少年不该有的成长苦痛,一旦留下心灵创伤,或将难以修复。
每一个追光少年需要的
是友爱而不是伤害,
是梦想而不是梦魇。
Background
教育背景
校园欺凌、家庭暴力、性侵……新闻上,这些词汇和“孩子”放到一起,足以让每个父母都胆颤心惊。这些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小概率”事件,而法律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去更好地保护孩子。
近日,一段#小学生编舞抵制校园霸凌 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这类作品的出现说明,现在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变强了。
保护未成年人,除了改善社会环境以及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种行为予以严厉惩戒和打击之外,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和孩子们一起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希望所有的孩子通过教育都能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权益意识。遇到困难时,知道及时向值得信赖的人或组织求助,主动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
小学低年级学生:了解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基本的交通规则。
小学高年级: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消费者权益、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初步了解未成年人能够理解的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初中阶段: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政府如何依法行政,了解物权和知识产权的概念。跟青少年相关的侵权行为也要学习,比如遇到校园伤害、体罚怎么办。
高中阶段:深化对程序原则的认识、建立尊重所有权的观念,进一步了解合同订立和履行的法律规则,全面认识家庭、婚姻、教育、劳动、继承等等和个人成长相关的法律。同时,也要了解一些我国加入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比如《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
School Education
学校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和安全保护意识,预防减少校园暴力事件,4月25日,南昌启华双语学校小学部利用线上晨会,组织同学们学习了 “一号检察建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
晨会上,各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号检察建议”、《未成年人保护法》动画视频,班主任为同学们解读了“一号检察建议”的内容,以及如何预防性侵害,如何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自己。
老师们在此之前也学习了“一号检察建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写下了心得和感悟。
Family Education
家庭教育
家长们也要积极学习《家庭教育法》,成为孩子们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
下面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你的做法正确么?一起来看看吧!
01 孩子在与其他小孩子玩耍时,被对方故意打伤,为此花了将近3000元的医疗费,这种情况下,受伤孩子的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与对方家长进行协商,共同商定一个妥善的赔偿方案。2.如果对方家长以种种借口拒绝协商、拒绝赔偿,可以要求有关部门从中调解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家长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他人造成损害时,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3.如果孩子是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上学期间被人打,那么除了打人者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责任外,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有过错的,也需要承担责任。
02 当孩子自己去商场或超市购物,被工作人员误认为偷拿了商场的东西遭到搜身或扣留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家长首先可以与商场或超市领导提出抗议,并向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者报警处理。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03 孩子在上学、放学途中,甚至在校园内,多次遭到社会青年或者高年级学生的勒索或抢劫,作为家长应当怎么做?
1.和学校反应相关的情况,如果对方是高年级的学生,应要求学校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并直接与对方家长进行沟通。2.对于专门进行勒索、抢劫的不良少年,及时进行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请告诉孩子
1.在学校受伤时:第一时间向老师或校医报告,及时治疗,妥善保管医疗诊断书和相应医疗票据。
2.受到威胁、欺凌、索要财物时: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学校安保人员等报告,严重的要拨打110。
3.外出时:告诉家长与谁同行、去往何处,保持电话畅通。避免回家太晚或去地点偏僻的场所,最好结伴而行。
4.有人拉你参与打架:坚决说“不”,不管事件是否与你相关。
孩子们了解多少呢?
让孩子们做做这份“试卷”,看看能得多少分!
01 “熊孩子”经常让人感到窝火,作为家长,能随意打孩子吗?
A 打!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B 不可以,应该多些理性和宽容
B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02 爷爷喜欢小酌几杯,兴起时,让17岁的孩子小酌几口可以吗?
A 可以!就几口,不会有问题
B 不可以,喝酒,一滴都是伤害
B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喝酒抽烟伤害身体哦!
03 未成年人放假和同学出去玩,能自己入住酒店吗?
A 可以!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B 不可以,得遵规定
B 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信息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
04 孩子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被老师用戒尺打手,做错题目被罚抄100遍,这合理吗?
A 合理,这样才能让孩子长记性
B 不合理,这属于体罚行为
B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突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罚抄100遍也不可以哦!
05 作业太多,都没时间去做运动了,这合理吗?
A 合理,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
B 不合理,应该要劳逸结合
B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相互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Books
《皮皮鲁和469重罪》
对亲人最大的爱,是照顾好自己
这套书是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为自己的孩子编写的一部法律家庭教材。孩子可以通过阅读“百科栏目”了解法律常识;在“舌战即辩论”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模拟法庭”中当法官,判断是非对错;在“侦探游戏”中锻炼逻辑推理思维,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真实的体验。
Books
“少年律师西奥系列”之《不存在的证人》
适合孩子的法律小说
这套书是由美国知名畅销小说作家约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创作的。西奥•布恩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运用智慧与法律知识保护人身安全、洗清自身嫌疑,解决了很多令法官和律师都束手无策的难题。小说可读性强,让小读者能代入其中。或许,孩子读完后会立志成为律师、法官或检察官,维护公平,彰显正义。
Books
《呼噜噜与独角兽的幸福生活》
写给少年儿童的法制童话书
农村少年“呼噜噜”独自一人生活在小山村。寂寞的他后来遇到了独角兽,生活变得精彩又有趣。作者姚建龙教授是长期从事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法学研究的学者,这本“法制童话书”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16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适合7-12岁的孩子阅读。
Documentaries
《守护明天》
守护孩子,就是守护明天
校园暴力、网络侵害、性侵害……孩子在校园中遭遇了什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这档由最高检、央视联合制作的法制节目已然走过五年。每一期节目都讲述了真实的案例,涉及到校园暴力、网络侵害、性侵害、未成年人监护等社会热点,邀请检察官、专家、家长、老师和孩子一起走进演播室探讨交流。在让家长反思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能够更加勇敢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ocumentaries
《守护解放西》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最好的保护伞
如果觉得严肃的普法节目过于生硬,就看看这档真人秀节目《守护解放西》吧!这部系列真人剧呈现的派出所日常生活只是点缀,有很多关于亲子和家庭间的遗憾,比如13岁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父母家暴孩子、和家人吵架喝醉坠楼……而每一个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案件背后都是引人深思的社会话题。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最好的保护伞!
期待春暖花开时,在美丽的启华校园,遇见更好的你们。